十九大指出,生態環境問題被明確納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,并提出了到本世紀中頁全面完成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。中國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、部長李干杰23日明確表示,加強環境保護、推動綠色發展,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經濟是正相關的,并稱環保督查將會持續。
根據國家對未來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,環保產業將會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長足發展。
01水污染治理仍是重點,規模進一步擴大
《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(業內稱“水十條”)要求,2017年,直轄市、省會城市、計劃單列市建成區污水基本實現全收集、全處理;2020年,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%以內;2030年,城市黑臭水體得到消除。
2017年我國水處理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800億元,未來我國城鎮污水處理率水平將大幅提升,大大拉動生活污水處理市場需求,未來五年(2017-2021)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43.25%,到2020年底,實現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,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%,城市和縣城再生水利用率進一步提高。
農村污水治理將成為繼城市污水治理之后的下一片藍海。根據住建部信息,住建部下一步對農村污水處理采取的策略是重點推進、梯次推進的辦法,全國大致有1.6億戶的農村污水沒有得到處理,按每戶投資額1萬元考慮,建設投資市場空間達到1.6萬億元。
02工業污染治理市場爆發
一直以來,工業生產都是生態環境的主要污染源。從工業環保市場的構成來看,主要囊括工業大氣(脫硫脫硝除塵、VOCs)、工業水處理、工業固廢(普通工業固廢、危廢、工業污泥)、工業節能及能源服務、工業監測領域等,一旦上述領域全面爆發,工業環保的市場規模不下10萬億。
03大氣污染持續升溫,非電領域煙氣治理將是重點
隨著國家大氣污染法規標準越來越嚴格,未來5-10年將是中國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時期,市場容量將繼續保持在11%左右的增幅。據中泰證券測算,按照各細分行業粗算,未來工業大氣環保治理需求約為2120億元。
04危廢處置行業需求迫切,垃圾焚燒處置受到重視
固廢問題中較為突出的是危廢,此前危廢處理存在回收難以及處理不規范問題。目前我國危廢實際產量可能高達近1億噸,已申報危廢中預估有60%以上不能妥善處置,實際危廢處理能力缺口很大,“十三五”期間危廢市場空間可能達到2000億元。
05土壤修復市場空前,規模達10萬級
對于土壤修復市場的爆發,業內的判斷根據源于近期三則利好消息。一是國務院日前印發《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的通知》,決定自2017年起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。二是《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(試行)》也將于11月施行。三是10月23日,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、部長李干杰明確表示,“土壤污染防治法已經經過了人大第一次審議,另外相關的一些標準和制度也正在制定出臺過程中,有些已經出來了?!?span style="color: rgb(63, 63, 63); font-size: 16px;">
《中國土壤修復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》數據顯示,土壤修復市場空間高達4.6萬億,未來規模將進一步擴大,甚至達到10萬億級別。
06環境監測市場需求猛增
工業環保市場大門敞開,環境監測的市場需求越來越旺盛,社會資本紛紛流入環境監測領域,使得該領域迅速升溫。
據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預測,2020年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800億元,五年復合增速約為20%左右。PPP項目的頻繁落地,將進一步驅動環境監測行業的車輪,促進整個環境監測市場的再次乃至多次擴容。
07環保設備制造業空前發展
近日,工信部發布的《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》?!吨笇б庖姟分赋?,到2020年,中國將培育10家百億元規模的環保裝備制造業龍頭企業,并且在2016年全行業實現產值6200億元的基礎上,爭取到2020年行業產值達到1萬億元。
《指導意見》從五個方面對環保裝備制造業提出了發展的重點方向,明確了九個重點發展領域:大氣污染防治裝備、水污染防治裝備、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裝備、土壤污染修復裝備、資源綜合利用裝備、環境污染應急處理裝備、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、環境污染防治專用材料與藥劑噪聲與振動控制裝備。
08環境服務業進入新階段,至少也是萬億市場
自20世紀90年代后期,受益于“九五”環境保護計劃的實施,我國環境服務業的增長速度實現飛躍。產業規模擴張,產業結構優化調整,都讓環境服務領域顯示出相當可觀的未來發展潛力。尤其是進入“十二五”后期,環保產業的崛起帶動了環境服務業的興盛,使其成為一片嶄新的藍海。
在監管趨嚴、產業規模大擴容、資本驅動等多重因素下,環境服務業進入了新階段,他預計到“十三五”末市場規模將增長至2.3萬億元。
新聞來源:環保水圈